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考古學實踐在台灣:島嶼的過去與未來
Archaeological Practice in Taiwan – The past and future of the Islands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盧柔君 
課號
Anth4045 
課程識別碼
105 4234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105 
備註
限修習過考古學概論學生修習。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2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考古學知識的建構由物開展,對物的理解如何轉化為對人的理解,是考古學的重要課題。另一方面,在臺灣,考古學發展至今已120餘年,發現考古遺址超過2000處,尤其19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地方建設開展,搶救發掘風起雲湧。然而個別考古遺址被認識的深度及廣度卻不及地下文化財出土的速度。
基於上述兩層面的關心,本課程將由考古學實踐的角度,一方面以個別遺址的發掘為例,探討目前台灣遺址的發現、保護管理方式以及其公眾的關係;一方面以特定遺址的發現與相關研究議題為例,討論學術觀點的異同如何展現在出土遺物的分析上,如何建構對人的認識。
本課程期能由個別遺址與遺物的深刻認識拓展其關心層面,從觀看考古學的實踐到實踐考古學。

單元主題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舊石器時代 小馬遺址群:文化類緣的探討
第三週 新石器時代(南)鵝鑾鼻第二遺址:人地關係與在地化的文化
第四週 新石器時代(北)圓山遺址:人群的生活方式與外來要素
第五週 新石器時代(東)卑南遺址:史前聚落與生活方式
第六週 新石器時代(中)大馬璘遺址:各地文化要素的十字路口
第七週 鐵器時代 舊香蘭遺址:外來貿易與技術轉換
第八週 期中考
第九週 鐵器時代 石橋遺址:研究取徑的實驗場
第十週 鐵器時代 淇武蘭遺址:大航海時代與早期原住民族文化
第十一週 南科遺址群:從史前到歷史的聚落與族群關係
第十二週 高山地區的考古學實踐
第十三週 其他國家的發掘報告及相關研究
第十四週 如何將生產的知識還給公眾:台灣的公共考古學
第十五週 成果發表
第十六週 期末考 

課程目標
能夠閱讀發掘報告並解讀寫作者隱含的後設觀點,藉由各種由物見人的分析方法,理解學者所關心的議題及視角,拓展未來更多思辯的可能性 
課程要求
重視出席與課堂參與,出席三次不到以不及格論。
請事前閱讀發掘報告及相關研究。每週課程分成兩大部份:第一部份討論歷年發掘報告的差異,遺址與地方的關係。第二部份由同學報告各研究議題的分析方式及後設研究觀點的原典,討論各研究實踐的契合度與問題點,以及未來可望發展的議題等。
評量方式:
上課參與 30%(含出席)
課堂報告 20%
期中考20%
期末報告 20%
公眾推廣 1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Kuo, S. C. (2019). New Frontiers in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y of Taiwan (5600-1800 BP). Springer Singapore.
各遺址發掘報告及相關論文。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